張蜀津,女,副教授,1975年出生。1998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,獲文學學士學位;2003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所,獲電影學專業碩士學位;2008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,獲電影學專業博士學位。2003年至今任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影視導演專業教師。外國電影史、中國電影史、電影美學、電影讀解
1、《信義的背叛與神話的崩頹—〈御法度〉主題一解》,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》2001年第3期
2、《無法開啟的心門——〈麗塔的傳奇〉讀解》,《當代電影》2002年第1期
3、《木蘭花開——我看〈木蘭花〉》,當代電影2002年第6期
4、《電影藝術的基礎:亞歷山大索古洛夫訪談》,《世界電影動態》2002年第1期
5、《小津安二郎》,《新電影》2003年第3期
6、《說不盡的<功夫>》,《藝術評論》2005年第2期
7、《論當代電影中“暴力美學”》,《藝術評論》2004年第3期
8、《淺論張建棟電視劇作品之風格》,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
9、《“國家史”的編纂與民族國家集體記憶的建構—— 論“十七年電影”中的民國敘述》,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
10、《戲曲時空與銀幕時空的融合——戲曲藝術片<楊門女將>讀解》,《戲曲藝術》 2010年第2期
11、《論“暴力美學”的本質與美學意味》,《當代電影》2010年第10期
12、《創傷記憶的撫慰與新的民族記憶共同體的建構——“新時期前期”電影中的民國敘述》,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》2011年第1期
13、《論“暴力美學”的本質與美學意味》,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J8《影視藝術》2010年第10期
14、《草原心史的詩性表達——《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》敘事分析》,《當代電影》2012年第6期
15、《歷史情懷與武俠精神的缺失》——《宗師卜六》敘事分析,《當代電影》2013年第10期
16、《大學美育:電影鑒賞指南》(合著),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
17、《法國新浪潮》(合著),現代出版社
18、《電影頻道出品電影解讀》(合著),中國電影出版社
1、北京教委社科面上項目《黃梅調電影敘事話語與美學風格初探》,項目負責人;
2、北京市教委社科面上項目《京劇電影研究》,主要成員;
3、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、導演系重點課程建設課題《戲曲影視創作》,主要成員。